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1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1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1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1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1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1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藏品圖,第1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作者:謝惠民

材質:底片

年代:1957年

歷史分期:1946~(戰後)

取得方式:購藏

原收藏者:謝惠民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02

藏品描述:圖為高雄港碼頭上漁船掉重機器將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台電)從國外所訂購的機器從船艙吊起。
高雄港前身為打狗港,在明鄭時期僅為一小漁村,至清領時期才開闢為貿易港。日治時期因特別重視基本建設,因而芻議築(高雄)港,分期開拓,1908年(明治41年)開始進行築港計畫,分3期實施。戰後開始大約花了12年的時間重整高雄港,自1958年(民國47年)開始,執行擴建工程,並接續開發高雄加工出口區、前鎮漁港、臨海工業區、過港隧道、中島商港區以及貨櫃中心......等等。打狗港在日治時期由漁港轉變為商港,戰後除了打造工業港的同時,並發展為國際貿易港,至今仍為國內重要港口。
1913年(大正2年),為了供應打狗港和當時附近周遭商家的用電,在山下町設立高雄第一座火力發電廠,以燒煤炭作為發電的來源;1922年(大正11年)在三塊厝建立第二個火力發電廠,被稱為「三塊厝火力發電所」;戰後國民政府來台,改名為「高雄發電所」;1966年(民國55年)改名為「南部發電廠高雄分廠」;1976年(民國65年)因台電在前鎮區設立「南部火力發電廠」,結束其工作生涯。
KH2002.016.002-0003:圖為高雄港碼頭上漁船掉重機器將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台電)從國外所訂購的機器從船艙吊起。
KH2002.016.002-0013:圖為高雄港碼頭上漁船掉重機器卸運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台電)從國外所訂購的機器。